作者:中华福彩3d专家
网
发布时间:2023-04-23 09:01浏览:
次
起病较急,多在服鱼胆后1~3小时发病。早期主要为胃肠道症状,晚期为肝、肾功能损害。先见呕吐和腹痛,由于毒素引起上消化道粘膜病变,故呕吐较重,多者每日可达30次以上,吐出食物甚至胆汁,有时可带血。腹痛多为阵发,位在上腹部,并不太重。腹泻较轻,呈不消化便。发病后1~2天肝脏渐肿大,肝功受损,发生黄疸。毒素主要由肾排出,故易引起近球小管坏死及集合管阻塞,发生少尿,甚至尿闭。尿蛋白阳性,镜检可见红细胞及颗粒管型,严重者发生肾功能衰竭。血中非蛋白氮增高,二氧化碳结合力减低,血钾增高,血氯、钾减低。此外患者多伴发热,精神萎靡。小儿易有血压升高。重者昏迷、脱水、休克、反复惊厥,以致死亡。
尸检主要表现为胃及空肠上段粘膜水肿、出血,肝细胞混浊肿胀及变性,肾小管变性、坏死,肾乳头及肾盂出血。心、肺、脑均有水肿。
因中毒发病的早期有剧烈腹痛、呕吐、黄疸,所以要注意与胆石症鉴别。
本病目前无特殊解毒药物,应重在预防,得病后采取综合治疗,治疗重点在于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,早期透析治疗。告诫人们应避免生食鱼胆,得病后应尽快到医院诊治。
我国一些地区民间常有吞服鱼胆治疗治疗某些疾病的习惯,认为有“清热解毒”、“明目”、“止咳平喘”等功能。因此,应向群众宣传鱼胆有毒的知识及危害性,不要滥吞食鱼胆治疗某些疾病。
中毒较重的,可出现肝大、黄疸、肝区压痛、颜面浮肿,还有少尿、蛋白尿、血尿和无尿、腰痛等泌尿系统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