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中华福彩3d专家
网
发布时间:2017-10-12 17:32浏览:
次
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存在有两种方式,一是存在于血液中的循环免疫复合物(CIC),一是组织中固定的免疫复合物。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技术可分为抗原特异性方法和非抗原特异性方法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性质不太清楚或非常复杂,所以抗原特异性方法并不常用。
一、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
根据免疫复合物的物理学、免疫学和生物学特性,已经设计出很多检测CIC的方法(表1)。
类别 | 原理 | 方法 | 敏感性 | 备注 |
物理法 | 分子大小 | 1、超速离心 | —— | 适于研究 |
2、分子 超滤 |
—— |
适于研究 | ||
3、凝胶过滤 | 30μg | 适于研究 | ||
溶解度 | 1、PEG沉淀 | 20μg | 粗定量,易推广 | |
2、冷沉淀 | —— | 定性,临床应用 | ||
补体法 | 固定补体,结合C1q | 抗补体试验 | 0.1μg | 常用,特异性差 |
1、C1q凝胶沉淀试验 | 100μg | 定性,不易普及 | ||
2、C1q偏离试验 | 4μg | 不易普及 | ||
3、液相法 | 10μg | 不易普及 | ||
4、固相法 | 1μg | 不易普及 | ||
胶固素 | 胶固素结合试验 | 3μg | 敏感,稳定 | |
抗Ig法 | 结合RF | 1、RF凝胶沉淀试验 | 100G | 定性,不敏感 |
2、mRF固相抑制试验 | 1~20μg | 不易普及 | ||
3、PRF凝集抑制试验 | 1~10μg | 不易普及 | ||
结合Ig | 抗 抗体法 | 2~3μg | 不易普及 | |
细胞法 | Fc受体 | 1、血小板凝集试验 | 1~4μg | 需新鲜制备 |
2、ADCC抑制试验 | 5~10μg | 细胞活性质控难 | ||
3、Mφ吞噬抑制试验 | 0.03μg | 细胞活性质控难 | ||
补体受体 | 1、Raji细胞法 | 6μg | 需维持细胞株 | |
2、花环抑制试验 | 10μg | 影响因素多 |
(一)物理测定法
1、聚乙二醇法 聚乙二醇(PEG)是乙二醇聚合而成的无电荷形多糖分子,分子量变化范围较大,常用的分子量是6000。用3%~4%浓度的PEG可以选择性地将大分子免疫复合物沉淀下来,其作用机制尚不甚清楚。将PEG溶液与待检血清混合,置4℃冰箱过夜后离心,将沉淀物用PEG溶液充分洗涤,重新溶解于 0.01mol/L的NaOH中,在波长280nm下测量溶液的吸光度;也可利用散射比浊 法直接测定PEG沉淀的免疫复合物;以不同浓度的热聚合IgG作为参考标准来计算CIC的含量。聚乙二醇法简单易行,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。但此法易受多种大分子蛋白和温度的干扰,特异性稍差。PEG法还特别适用于沉淀获得CIC,再进行解离分析其中的抗原与抗体